【好獸醫 詹姆士】小型犬心臟病健檢指南|狗狗6歲以上必做的心臟檢查|好獸醫

小型犬 6 歲後是心臟病高風險族群,特別容易發生二尖瓣閉鎖不全。定期健檢加做心臟超音波與血液檢查,能幫助早期發現、及早用藥,延長毛孩陪伴時間。

9/11/20251 min read

狗狗 6 歲以上,健檢為什麼建議要加「心臟項目」?

「醫師,我家狗狗每天活蹦亂跳,看起來很健康啊!真的需要做心臟檢查嗎?」
答案是:需要!

因為小型犬在 6 歲之後,心臟就可能開始出現「二尖瓣閉鎖不全(MMVD)」的退化問題。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心臟病,早期通常沒有症狀,但隨著時間進展,會導致心臟越來越吃力,最後演變成心衰竭。

小型犬最常見的心臟病:二尖瓣閉鎖不全(MMVD)

  • 好發於小型犬,例如:馬爾濟斯、博美、貴賓、吉娃娃。

  • 發病年齡:通常從 6~8 歲以上開始,年紀越大機率越高。

  • 病因:心臟二尖瓣退化、無法緊閉,導致血液逆流。

  • 可能併發:二尖瓣腱索斷裂 → 急性心衰竭、肺水腫 → 生命危險。

定期健檢做心臟檢查?

心臟超音波

  • 可以直接看到心臟瓣膜是否異常、逆流程度與心臟大小。

  • 是診斷與追蹤的「黃金標準」。

聽診與胸腔 X 光

  • 聽診若發現心雜音,就是早期警訊。

  • X 光能觀察心臟大小與肺部變化。

血液檢查(進階選項)

  • NT-proBNP:反映心臟壓力狀況。

  • cTnI(心肌肌鈣蛋白 I):檢測心肌是否受損。
    (⚠️ 並非所有醫院都有這些檢查,屬於輔助資訊。)

提早發現,差很多!

很多毛爸媽是等到狗狗出現以下症狀才就醫:

  • 喘、咳

  • 運動耐受力下降

  • 舌頭發紫、昏倒

但那往往已經進展到「心衰竭階段」。

👉 若能在早期就透過檢查發現異常,並開始藥物治療(如 pimobendan、ACEi 等),研究證實能有效延緩心臟病惡化,讓毛孩多陪你 3~5 年

醫師的小提醒

  • 小型犬 🐶:6 歲開始,每年健檢建議加做心臟超音波。

  • 中大型犬 🐕:8 歲後也應該列入心臟評估。

  • 聽到心雜音 → 請不要拖延,盡快安排完整檢查。

常見問題 FAQ

Q1:狗狗看起來健康,還需要做心臟檢查嗎?
A:需要。心臟病早期通常沒有症狀,等到喘或昏倒才發現,往往已經嚴重。

Q2:小型犬心臟病真的很常見嗎?
A:是的。馬爾濟斯、貴賓、博美、吉娃娃等犬種,在 6 歲以上有非常高的風險。

Q3:檢查需要麻醉嗎?狗狗會不會痛?
A:不用麻醉!心臟超音波、聽診都是非侵入性檢查,狗狗只要乖乖躺著就能完成。

Q4:如果檢查出心臟病,還能治療嗎?
A:可以。早期診斷並開始藥物治療,能有效延緩病程,讓狗狗生活品質維持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