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庫興氏症完整指南|【好獸醫 詹姆士】症狀、治療與回家照顧
狗狗庫興氏症(Cushing’s disease)是常見內分泌疾病,會造成多喝多尿、掉毛、肚子變大。本文用幽默但專業的方式解釋病理機轉、症狀、併發症、治療方式,以及回家照顧重點。
9/30/20251 min read


狗狗庫興氏症:當毛孩的腎上腺開了「無限電力模式」
如果你的狗狗:
水喝到像開水龍頭
尿壺永遠滿到爆
毛掉得像在辦「落毛祭」
還配上一顆啤酒肚
恭喜(?)——這些都有可能是 庫興氏症(Cushing’s disease) 的經典症狀。
庫興氏症是什麼?病理機轉簡單懂
學術說法:
庫興氏症=體內 皮質醇(Cortisol)分泌過多。
皮質醇本來是「壓力荷爾蒙」,幫助調節血糖、血壓與免疫。
但如果分泌失控,就會讓狗狗變成「小小荷爾蒙工廠」。
🔬 常見原因:
腦下垂體腫瘤(80-85%) → 不斷刺激腎上腺分泌皮質醇。
腎上腺腫瘤(15-20%) → 腎上腺自己失控狂生產。
醫源性庫興氏症 → 長期吃類固醇藥物導致。
結果就是:身體被「皮質醇轟炸」,進入超級失衡狀態。
主人該注意的臨床症狀
📌 典型症狀(出現在超過 80% 病犬):
多喝多尿(水碗永遠見底,尿布墊天天換)
食慾大增(冰箱都能自己開)
皮膚與毛髮異常(掉毛、皮膚薄、容易感染)
腹部膨大(俗稱「庫興大肚腩」)
嗜睡、肌肉無力(跳不高,走幾步就喘)
📌 可能出現的併發症:
🫀 高血壓
🧪 糖尿病(因為皮質醇讓血糖控制失常)
🐶 膽囊黏液囊腫(常在超音波檢查發現)
🫁 肺栓塞(血液過度凝固帶來致命風險)
🦴 骨質流失、肌肉萎縮
👉 總結:庫興氏症不是單純「多喝水」的小事,而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內分泌大亂套!
獸醫怎麼確診與治療?
確診流程
血檢與尿檢 → 先看腎臟功能、肝臟酵素(ALP 常飆高)。
激素檢測
低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(LDDST)
ACTH 刺激試驗
影像學檢查 → 超音波看腎上腺有沒有腫瘤;必要時 MRI 看腦下垂體。
治療方式
藥物治療(最常見)
最常用,抑制皮質醇生成。
破壞腎上腺皮質,但需嚴密監控。
外科手術
適用於單側腎上腺腫瘤,風險較高、如有其他併發症如膽囊黏液囊腫,即需外科界入。
控制併發症
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膽囊問題需一併治療。
回家照顧主人該注意什麼?
✅ 1. 定期回診與血檢
藥物治療可能需要調整劑量。
✅ 2. 飲食管理
避免高脂食物,因為庫興狗狗容易有 胰臟炎、膽囊疾病。
選擇均衡、低脂配方。
✅ 3. 觀察日常行為
突然精神差?
食慾暴跌?
嘔吐或拉肚子?
👉 這些都可能是藥物副作用,要立刻回診。
✅ 4. 控制體重與運動
雖然狗狗會嗜睡,但適度散步能維持肌肉量。
✅ 5. 主人心理準備
庫興氏症是 慢性病,需要「長期控管」而非「一次根治」。
把牠當成「毛小孩的糖尿病或高血壓」來看待,比較實際。
常見 FAQ
Q1:庫興氏症會不會痊癒?
👉 大部分狗狗需要 長期藥物控制,若是腎上腺腫瘤且能手術切除,有機會接近治癒。
Q2:壽命會不會縮短?
👉 若能穩定控制,許多狗狗仍能活到正常壽命。致命風險主要來自併發症(如肺栓塞、膽囊破裂)。
Q3:藥物副作用常見嗎?
👉 有,最常見是食慾下降、嘔吐、精神差。這可能代表劑量過高,需要獸醫師調整。
Q4:是不是老狗才會得?
👉 多數病例是中老年犬(7 歲以上),但也可能在中年發生。
Q5:要不要一發現就手術?
👉 不一定。大多數是腦下垂體型,需要藥物長期控制;只有腎上腺腫瘤才可能考慮手術。
結論|帶著幽默面對,但要認真治療
庫興氏症就像狗狗體內的「荷爾蒙獨裁者」,會支配牠的飲食、睡眠和健康。
但別慌!只要早期診斷、正確治療,加上家長細心照顧,狗狗依然能活得健康快樂。
🐾 一句話總結:
「水喝多、毛掉光、肚子大」 → 別只笑說牠變中年大叔,趕快帶去檢查庫興氏症吧!